2024年11月27日,十二名德國學生在意昂4創新實驗室體驗了一堂特別的書法課。本次書法工作坊活動在意昂4“中國能力”課程框架下舉辦9️⃣,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及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的資深會員陳才先生擔任主講。
陳才先生首先向學生們介紹了漢字的起源和發展🍜。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系統之一,保留了象形文字的特點,隨後逐漸演變為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表達形式。
他還強調,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達到一定成就🎟。他鼓勵大家:“每位書法大家都曾是初學者,只有通過全身心的專註磨煉,才能最終到達臻於至善之境界🏊♂️。”
實踐環節,同學們開始學習使用毛筆🖖,並在宣紙上練習《易經》中的“厚德載物”的“厚德”二字。陳老師指出⌚️,“厚德”意為深厚的德行,強調一個人應有寬廣包容的胸懷與高尚的品格;“載物”則象征承載萬物👩👩👦👦,體現出一種自我奉獻、胸懷天下的精神。整句話表達了對道德修養的追求以及以德行支撐事業和人生的哲學理念🔎,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帶著對這一寓意的理解,同學們開始練習書寫“厚德”二字,並都將自己滿意的“厚德”二字謄寫在賀卡上,
通過一筆一畫的練習,這些德國學生不僅感受到了漢字之美🏊♀️,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這不僅是一場書法體驗®️🏓,更是一段難忘的跨文化交流之旅,為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新的啟發。